喜报!我院医共体项目建设荣获邯郸市“优秀案例奖”!


 

 

 

      310,在邯郸市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创新案例交流大会上,我院被邯郸市卫健委授予“优秀案例奖”。同时,信息科科长张继平在案例评选活动中主动作为,工作成效显著,被授予荣誉证书,给以表扬。

      为推进邯郸市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工作开展,促进大数据、5G、物联网等智慧医疗新技术应用,邯郸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310组织了“2022 年度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创新案例评选”活动,经过案例申报、审核推荐和专家评选等工作环节,评选出创新案例3个,典型案例9个。我院凭借县域医共体平台项目的功能创新、流程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喜获“优秀案例奖”。

 

 

  医共体项目建设

      我院医共体综合管理平台与远程会诊中心已于去年投入使用。这是医院依托数字化改革、超前建成的市内首个县域一体化“互联”医共体平台,实现了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全面信息化建设,具备了数据共享交换、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病例讨论、便民服务等功能。

      我院县域医共体成立于201712月,在武安市医共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对卫生院的运营发展、服务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管理和指导,通过统一资源调配、统一业务管理、统一医保支付、统一息平台、 统一质量管理、统一配送服务等“六统一”管理,建立了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有效机制。

      去年10月, 我院依托数字化改革,超前建成市内首个县域一体化“互联” 医共体,包含我院及15家乡镇卫生院、320家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大资源共享中心全面信息化建设,达到了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换、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病例讨论、医疗决策、便民服务等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了智慧医疗、智慧公卫、智慧决策、高效管理、患者服务等应用场景,实现了医防统一、县乡村统一、线上线下统一,促进了医共体医疗业务、管理水平、区域协同的全面提升。

      在分级诊疗方面,我院建立了涉及38个科室,涵盖内外妇儿等34个专业,国家级、省级、市级专家共界268名的专家库,定期到我院坐诊、查房、手术。与北上广等上级医联体单位及全市各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制定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上转的病种及治疗目录112种,我院治疗后回基层康复的目录12种。推进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影像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等资源共享,利用医共体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患者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老百姓提供综合、连续、动态的健康管理,疾病诊疗等服务。

      医共体综合管理平台与远程会诊中心的建成,对上可联通国内知名医院专家,通过远程会诊解决患者疾病诊疗中的疑难问题,使患者在本地即可享受上级专家服务;对下可拓展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我院的检验检查、影像心电诊断、专家远程门诊会诊等服务,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实现了县乡村统一、线上线下统一,促进了区域协同的全面提升。

      我院的信息化建设,秉承“需求向导、规范创新”的初心,对内持续优化系统功能,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对外不断改进就医流程,缩短群众等候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往返跑动,提高群众满意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院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方面将继续脚踏实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助力医疗服务和患者服务,探索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链接】信息化创新举措:

 

      1.微信小程序“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智慧服务”以电子健康码为就医凭证,省去了繁琐的办卡、填写个人信息的环节。实行扫“码”看病,实现了无卡就诊新模式,手机端挂号、缴费、查询报告等功能。

      2.床旁结算系统的上线,让患者在病区内即可完成入院登记、住院缴费、医保报销、出院结算等业务。尤其是医保的实时统筹功能,让患者只需支付医保报销之后剩余部分的金额即可。

      3.我院率先实现了医保移动支付。我院的支付宝小程序以医保电子凭证为就医凭证,患者在手机端就能实现医保费用的实时统筹结算。

      4.农业银行投资的全新多功能自助机已经上线,在硬件支持和软件功能方面都进行了重大升级,用户体验方面有了极大提高。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