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我院“个体化”介入治疗肝癌效果显著


    先看一个病例:患者女性,70岁,既往2型糖尿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近期因上腹部不适来我院检查,综合考虑肝细胞癌,遂入住我院介入放射科治疗。经科内讨论后决定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微波消融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经两次精准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复查CT显示肿瘤有缩小,瘤内碘化油充填明显。后续给予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术后1个月、2个月两次复查增强CT,均未见肿瘤组织有血供,提示肿瘤组织已完全坏死,后期给予口服靶向药物继续治疗。

 

          肝癌号称“癌中之王”,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发病隐匿,约80%~90%患者一经发现已失去外科切除、肝移植等根治机会,往往只能选择微创介入治疗。目前肝癌经典的治疗模式是以TACE治疗为基础的综合介入治疗。以TACE为治疗基础,可使肿瘤缩小、稳定,截断其血供来源。在此基础上,联合消融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进一步提高TACE的疗效,往往可以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对于同时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我们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国内著名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名家、我院介入放射科外聘专家吴沛宏教授强调,联合治疗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期望通过联合不同机制以及针对不同部位的治疗方式,达到互相增强、互相补充的治疗模式,以弥补单一治疗的不足,形象地说就是“1+1>2”。 我院介入放射科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情,分别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做到“个体化订制”的微创介入治疗,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科室有相当多的患者通过联合治疗生存期超过5年,甚至10年。

 

           微创介入治疗,它不需用开刀切除就能有效控制肿瘤,主要技术包括:肿瘤的动脉化疗灌注术(TAI)、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微创治疗技术。

 

在介入治疗的众多“武器”中,可以分为这几大类:

 

         1)“灌”:肿瘤动脉化疗灌注术(TAI),直接把导管插入至肿瘤供血血管,通过向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来“毒死”肿瘤,其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相对于外科手术“动刀开胸开腹”,内科放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真正做到绿色微创治疗的目的。

 

 

       2)“堵”:肿瘤动脉栓塞术(TAE),直接把导管插入至肿瘤供血血管,通过向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入栓塞物质,堵塞肿瘤血管,导致肿瘤缺血、缺氧,达到抑制肿瘤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坏死、凋亡,达到“断其粮草”、“饿死”肿瘤的目的。我们经常把“灌”、“堵”相结合,就形成了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简称TACE),从而取得1+12的治疗效果,目前被公认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3)“烧”: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是把一根直径两三毫米的穿刺针插入到肿瘤内,通过针尖产生100℃以上的高温直接把肿瘤“烧死”的方法,这样就减少了患者在过去必须承受的大创口手术之苦,也避免了正常脏器的损伤。消融技术不仅应用于直径小于3cm的小肝癌,对于大肝癌,多与TACE联合往往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4)“照”: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种通过细针直接穿刺至肿瘤内,将I125 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部,通过其放射性以“照射”来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I125 放射性粒子对于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具有很好杀伤作用,通过将放射源准确的植入肿瘤内,并根据肿瘤体积、密度以及邻近重要器官的关联进行合理的分布,达到“定向爆破”的目的,从最大程度上对癌细胞进行杀灭而最小程度的损伤正常组织及功能,从而起到良好的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和止痛作用。粒子治疗技术多应用在门静脉癌栓、腹腔转移、不能做消融或TACE治疗的病灶、骨转移者。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