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怎样防治压力性损伤?
2021-04-08
什么是压力性损伤?就是指发生在骨隆突处,或者是由于一些器械或者医疗器械所导致的局部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称之为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通常指压疮、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尤其发生在长期卧床、长期坐轮椅的老年人。
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特别在身体骨头粗隆凸出处,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剪力是一个作用力施于物体上后导致产生一平行反方向的平面滑动,是由摩擦力与垂直压力相加而成。下面是压力性损伤患者易发的部位:
一、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
二、侧卧位好发于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
三、俯卧位好发于耳、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脚趾。全身营养缺乏,肌肉萎缩,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大小便失禁、床单皱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我院门诊手术室护士长郭海华给您支招,教您如何预防压力性损伤:
首先,减压治疗的方法:一、可以采用在床上铺一张气垫床,利用气垫运动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其次,患者家属应当每间隔1-2个小时,为患者进行翻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最后,可以通过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增强抵抗力,来缓解压力性损伤。帮助患者定期改变体位可以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加强患者营养,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压疮;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增加的压疮发生风险。
预防压疮最重要的原则是避免长期保持固定体位,尤其是避免骨突部位皮肤长期受压,发生压疮的患者往往有自主行动障碍,家属的护理很重要,往往需要家属配合患者多做体位改变,并注意补充营养。
链接:门诊手术室分布在门诊楼二层,拥有手术间6 间。其中普外手术间3间,眼科手术间1间,耳鼻喉手术间1间,肛肠手术间1间以及门诊换药室1间,内有中央空调、循环风消毒柜、手术床、无影灯、高频电刀、综合肛肠治疗仪、鼻内窥镜系统、超乳治疗仪、监护仪、集中供氧、吸痰系统。室内宽敞、明亮,环境清洁、干净,始终保持备用状态,以便随时抢救急、危重病人。
可同时开展普外科、皮肤科、口腔科、骨科、泌尿外科、肛肠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的门诊、急诊手术,年手术量6000余台,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400多台、肛肠手术720多台、鼻内窥镜手术200多台、扁桃体摘除术300多台、其他手术4500多台。
目前门诊手术室共有员工9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 4名,护师3人,护士1名;含取得专科技能资格证书的有“国际伤口造口师”资质1人,“河北省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资质的1人。
门诊手术室以科训“刀剪钳线祛病痛,医护协作保安康”为行动指南,用“刀剪钳线”当武器,达到“祛病痛”的结果,用“医护协作”的模式达到“保安康”的目的。我科全体人员将伴随着医院改革的步伐,努力探索,以良好的个人素质,服务于临床,使病人能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使医生能在最好的环境和最佳状态下为病人完成手术治疗。
门诊换药服务是手术治疗的延续治疗,我们始终秉承“匠人精神”,将“无痛换药,换您微笑”的服务理念发挥到极致,针对造口(人工肛门)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术前造口(人工肝门)定位,指导患者及家属护理造口,预防和治疗肠造口并发症,关注造口患者康复后的生活、工作、生育、饮食等,是病人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
除此之外,造口治疗师尚负责慢性伤口如静脉性溃疡、动脉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创伤性溃疡、压力性溃疡等、瘘管、压疮、足部溃疡的治疗与护理。自2005年起,由门诊手术室牵头在全院开展了压疮质控管理,使压疮的发生率减少至0.0039%,临床护士的压疮评估识别能力和预防措施落实率达到98%以上。
门诊手术室护士长郭海华将带领全科人员竭诚服务于每一位患者!
护士长办公室:5857498 护士站:5857497
相关下载